美国一直未能掌握苏联米格-15战斗机的技术秘密,直到一位名叫卢今锡的朝鲜飞行员驾驶这款战机叛逃,才让美国轻松获得了关键情报。卢今锡当时年仅21岁,作为朝鲜空军的王牌飞行员,他备受上级重视,前途一片光明。那么,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飞行员,为什么会选择叛逃?他的命运又如何呢?
事情发生在1953年9月的一个清爽秋日。韩国西郊的金浦机场安静而有序,几名地勤人员正忙着为即将起飞的佩刀F86战斗机做最后准备,其他空军飞行员则懒洋洋地聚集在资料室里,讨论着战术评比和空战经验。突然,空中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,一架崭新的米格-15战斗机出现在蓝天中,迅速降落在机场南侧的跑道上。随即,一名身穿朝鲜军用飞行服的年轻飞行员从座舱里钻出,他就是21岁的朝鲜王牌飞行员卢今锡。
卢今锡于1949年7月应征入伍,进入朝鲜海军学校学习。谁也没想到,他参军的真正原因并非忠诚于祖国,而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尽早离开朝鲜。这个念头的背后,是他复杂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。
展开剩余76%卢今锡出生于1932年,他的父亲卢载兴曾在加拿大教会学校就读,后来在朝鲜被日本殖民统治时,成为一家日本铁路公司的运输经理,凭借高薪养活一家人,生活相对富裕。卢今锡从小生活优越,接受过良好教育。他不仅精通朝鲜语,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,并且为自己取了个日本名字“冈村京司”,这在当时朝鲜学生中颇为罕见。
然而,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,卢家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。卢载兴因为在殖民时期为日本工作,被新成立的朝鲜政权视为“日奸”,家中财产被没收。此外,卢家信奉天主教,这一西方宗教使他们被标签为“亲西方亲美”。新政权将卢家定为“敌对阶级”,生活顿时陷入困境。
随着父亲收入骤减,卢今锡的家庭生活日益艰难。身为“敌对阶级”子女,卢今锡渴望逃离朝鲜,他从父亲口中听闻美国的繁荣与自由,心中燃起对美国产生的向往。1949年,他谎报出身贫苦工人家庭,隐瞒真实身份,成功通过政审,进入海军学校,开启飞行生涯。
朝鲜战争爆发后,为培养空军人才,朝鲜军方从各部队选拔优秀航校飞行员。卢今锡凭借优异的身体素质和严格的政审表现,最终成为空军飞行员,被派往中国吉林延吉的飞行训练基地接受米格-15战机训练。1951年,他从中国航校毕业,被分配到丹东附近的朝鲜空军1师2团,担任中尉战斗机飞行员。
在部队,卢今锡表现出色,不仅完美完成飞行任务,还积极参与政治学习,努力向朝鲜劳动党靠拢,获得领导赞赏,并在团射击主任推荐下入党。他在朝鲜战争期间,完成了数百次飞行任务,多次在空中击落美军飞机,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。
卢今锡的飞行技能与忠诚赢得了高层的重点培养和信任。然而,战争结束没多久,这位前途无量的飞行员竟然驾驶米格-15战机叛逃。显然,他内心深处对朝鲜政权的“日奸”标签和对自由的渴望从未消失,哪怕奋力保卫祖国,他对其并无真挚感情。
苏联制造的米格-15战机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强劲,令美国望尘莫及。由于美苏敌对,美国始终未能掌握这款战机的技术细节。经过多次失败,美国选择通过空投传单等方式,公开承诺向叛逃者提供10万美元和政治庇护。这吸引了内心已萌生叛逃念头的卢今锡,他决定用米格-15作为投诚的“信物”。
1953年9月21日,卢今锡驾驶米格-15战机飞越鸭绿江后,突然加速朝韩国金浦机场飞去。由于美军雷达当时正处于维护状态,没有发现这架异常飞机的动向。十分钟后,他已降落在金浦机场,令美军大为震惊。
美军迅速将卢今锡带到基地审问,确认其叛逃后,兴奋不已,立即着手拆解这架米格-15,逐一检测零部件。经过长达数年的深入研究,至1957年,美国终于掌握了米格-15的核心技术,随后将飞机归还苏联。
至于卢今锡,他收到了美方承诺的10万美元,与阔别多年的母亲团聚。尽管韩国政府希望他留在军队,但他婉拒了,选择带着情报部门新造的身份,携母亲移居美国,最终成为百万富翁。
相比之下,卢今锡的亲友及曾经提拔他的军官遭到连累,有的被处决,有的被监禁,命运凄惨。被日本殖民文化深刻影响的卢今锡,只关心自己生活的优劣,毫无道德自省。这样的人,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成为叛国者的代名词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